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

下學期會開課並改為2學分

有鑑於上課內容越來越多, 這門課將由1學分改為2學分. 98學年度下學期會開課, 上課時間為週三晚間6:30-9:00.

2009年12月6日 星期日

2009年8月10日 星期一

由各台的氣象報告觀察圖文搭配的優劣對資訊傳達的影響

參考阿簡生物筆記有關"多媒體學習理論"的系列文章, 其中"製作生物大圖"一文相當值得大學生與研究生參考, 因為這就是我通常在這個課程中初期希望同學做到的, 也就是描繪出腦袋中對一個知識元素, 範疇與架構的樣子.

2009年8月8日 星期六

期刊網頁中的Cover Art Gallery

最近有越來越多的期刊把漂亮的封面圖檔擺在網頁上供人下載, 這似乎是一個趨勢. 有一些期刊也開始在封面的編輯與選圖上做更多的嘗試, 甚至還在各卷間以不同的顏色或設計來區隔. 這些專業的期刊封面設計兼顧了科學性, 藝術美感與當期內容重點. 對於科學編輯有興趣的人不妨多多參考.

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轉載]錯用簡報軟體 反而減分

[轉載於自由時報]

文/韓明文

在全球成千上萬的應用軟體中,PowerPoint使用率排名第4。據估 計,全球約有3億使用者,每天產出3千萬份簡報檔。耶魯大學統計學教授Edward Tufte曾言︰「簡報軟體只能對表達能力前10%及後10%的人有所幫助,但是對其它80%的使用者卻可能造成傷害。」而我們,正是大多數的使用者!

2種情境 投影片主導&簡報者主導

簡報場合中經常可以看到以下2種基本溝通模式,投影片主導模式(Slide dominates)與簡報者主導模式(Presenter dominates),多數場合以前者為主。

其實,「簡報者主導模式」才是正確溝通模式。有90%的時間,簡報者與觀眾的目光、注意力是產生交集的,其餘10%的時間,則是利用投影片進行短暫輔助溝通後,讓焦點再次回到簡報者。

切記,簡報軟體所提供的功能,並非取代簡報者,而是一種視覺輔助工具。我們看待它,應如同看待黑板、白板、幻燈片等所提供的功能。

錯誤用法 片斷思考、提詞稿、演說稿

大多數使用者採錯誤方式製作投影片,其中3種最普遍的思維是︰片斷思考、提詞稿、演說稿。

許 多簡報者在準備簡報內容時,習慣將心中的片斷思考記錄在投影片中,形成一種「呢喃式簡報」,這種內心語言,簡報者能理解,但是對觀眾而言是無意義的。如果 從提詞稿的角度製作簡報內容,最大的錯誤在於犯了「公器私用」之過,把整個大螢幕占為己有,提詞稿(Cue Card)應該是簡報者拿在手上的小卡片,不應出現在投影片中。

演說稿則是簡報者為了上台所準備的功課,許多使用者習慣一字不漏地把每句話全部記錄在簡報內容中。此時,簡報者將成為讀稿機,簡報內容將反客為主。

正確用法 脈絡、重點、證據

簡報內容如果能從脈絡、重點、證據三個方向出發,投影片就能創造出對簡報者及觀眾有利的雙贏局面。

脈絡是簡報者闡述事情的架構。60%的人口在學習、理解一樣事物時,如果能在他們的腦海中先建立起脈絡,將能提升溝通效益。脈絡是經過組織後的精簡架構,由少量的關鍵字所組合,能讓觀眾預先建立認知想法,同時又不讓簡報者的焦點轉移。

重點則是簡報過程中的核心想法,經常以一句話的形式呈現,能讓簡報者傳遞出重要觀點,也讓觀眾接收到關鍵訊息。至於證據,則是由圖解、圖表、表格、圖片等所組成的視覺化內容,它能增加簡報者的說服力,也有助於觀眾了解重點背後的立論基礎。

最高境界 聽簡報=看好片、看好書

所有上台的簡報者都應該努力追求一個目標︰想盡辦法創造出讓觀眾極度專心的溝通情境。

當塑造出這種情境時,觀眾會有幾項特徵︰他們的時間感會變慢,對於所身處的環境感會消失、會忽略對於自己的感受。此時,聆聽一場精彩的簡報活動,已經和欣賞一部好電影,閱讀一本好書的體驗是相同的,他們不覺得置身事外,反而感受自己融入其中。(作者為企管講師)

2009年6月6日 星期六

往後若再開這門課

由於這門課隔年才開一次, 因此下次若再開這門課時, 我打算進行以下的改變
  1. 把原來1學分的課改為2學分, 否則很多內容其實無法真的講到. 如果配合更多的實作或演講, 說不定會改成3學分
  2. 若學校同意我將學分改為2(或3)學分, 那麼我打算加入一些科學製圖與編輯工作者的演講與經驗分享
  3. 我會希望來修課的同學要先修"生物科學研究法"(或其它科學研究法相關課程), 因為邏輯是最重要的. 沒有完善的邏輯, 事實上是無法以圖相輔助思考的, 更不要說是實作了.
  4. 我也會打算在科學製圖之外另外開設生物素描的課程. 所謂的生物素描指的完全是對個體生物的結構與形態的觀察以及各種繪畫技巧的觀摩與練習. 科學製圖與表達技巧則著重於以圖示表達科學意念與邏輯, 以及運用現代媒體進行有意義的科學成果展示與溝通.

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海報作業評議]當版面的元素太多

這個海報在選色與安排文字與圖片方面下了很大的苦心, 但是這個海報的挑戰在於版面的元素太多了, 文字量不少, 小圖很多 (而且缺乏圖說), 圖有深色底也有白色底, 組圖不易. 使用了兩個顏色來標記文字, 但是就一個海報來說, 這樣的標記看起來像是"筆記本的重點", 在視覺上比較混亂. subtitle若使用一個暗沉的顏色, 那麼就不應該使用黑色的字. 這些小圖看起來為何會有排版零亂的感覺? 主要是因為這些小圖看起來是"找地方塞", 看起來缺乏規劃. 那麼如何讓版面看起來是有規畫的呢? 為這些小圖設立邊界, 設計有意義的組圖, 在增刪文字的時候考量配合文字的圖片位置都是可行的方法. 這張海報的圖片位置看起來感覺上是把文字先排進去, 看看那裏有地方, 才把圖縮小塞進去. 這是畫面凌亂沒有重點的原因.
這張海報所具備許多生理, 病理與臨床科學海報的"必備元素", 統計圖表, 與很多的染色或切片圖. 尤於染色與切片圖本身的色調不脫染劑或呈色方式的幾個固定模式, 因此在整張海報的配色上便要多多留意. 這張海報的構圖與排版都相當不錯, 如果要挑剔的話, 最下面的乳鼠照片刷得有一點太淡了, 一時看不出來那是什麼(燕餃?).

[海報作業評議]色塊形狀與文字的搭配

這張海報的底圖非常呼應主題, 不過色塊的形狀與文字的搭配還有改善的空間:
  1. subtitle的顏色太輕, 看起來是被壓在文字方塊下面, 原來是主角變成了不顯眼的角色
  2. 建議改用圓角的色塊避免製造尖銳突出的色塊破壞了背景的一體感
  3. 字體建議使用圓體, 而非細明體, 看起來比較像是未完成品

2009年5月31日 星期日

[海報作業評議]版面平淡缺乏驚喜

這張海報的文字量不足, 圖片缺乏圖說, title也缺乏應有的作者或引用來源, 也缺乏引用文獻, 所以留下很大的邊界與空間. 文字的對齊只選擇靠左對齊, 以致右邊界參差不齊, 整個畫面的安排還有很大的學習空間.
這個海報的用色簡單, 也擺了黑底的螃蟹和螃蟹的小孩上去, 但是排版上看起來缺乏結構而且有一點手足無措. 原因是什麼? 上下左右的邊界不一, 三張僅有的圖片看起來也是找地方塞, 浪費了三張圖片使用上的潛力. 排版能力還要多多揣摩與學習, 目前這個海報的安排感覺只是把簡短的文字報告copy+paste上來, 但是看起來缺乏想法.
這是我對這位同學海報的修改建議, 我做了以下的處置:
  1. 只留兩張圖片, 捨棄原本最下面的那張螃蟹圖, 原因是那張圖片是扁平的, 完全無法表達蟹類應該呈現的立體感與肢體所呈現的張力, 那張圖很難使用, 因為太扁平, 只能塞在頁首或頁尾, 但看起來一整個多餘. 我們不需要兩張效果不佳的圖來告訴大家螃蟹長什麼樣子
  2. 中文字體改為黑體, 英數字體選用Candara (看起來沒有Times New Roman或Arial那麼正式或呆板)
  3. 修改了文字方塊的對齊方式 (尤其是格式不一的參考文獻)
  4. 加上項目符號讓整個黑底為主的海報有一些視覺上的變化與亮點
  5. 修改原本的項目序號 (原本是"一"直接跳"1-1", 這是不合文字編輯原則的)
這類型的海報在配色上至少達成了"色彩平衡", "把文字和圖表貼上去了", 但是整張海報看起來仍然不討喜, 問題在那裏呢?
  1. 整個設計讓各文字段落間缺乏聯繫與順序性
  2. 字體太小, 欄間距太小因此看起來字有點多到無法閱讀
  3. 文字色塊的深淺看不出緣由, 倒底只是為要了讓色塊與色塊間有差異? 還是要顯示文字方塊與圖表方塊的差別?
  4. 文字的階層(category)太多, 而且缺乏項目符號的使用, 因此看起來比較像直接把書面報告貼上A0紙張, 但是缺乏海報應該展現的一目瞭然的效果.
  5. 整張海報缺乏視覺上的亮點, 這樣的海報若是在海報展中會很難引起注意.

[海報作業評議]字體與行距的調整

這個海報的設計與排版相當用心, 不過有幾個改進的空間:
  1. 底色與暗紅色的色塊顏色太重, 實際上印出來的時候因為紙張吸墨的關係亮度可能會不如預期, 效果會大打折扣
  2. 上面的斑馬魚胚胎其實不需要擺那麼大, 若是略小偏右在構圖上比較不會那麼呆板.
  3. 海報底部的三欄文字方塊下邊界沒有對齊, 這需要靠調整所有文字的大小, 字體或行距來改善.
這張海報無論在顏色的搭配, 排版, 以及資訊的篩選與組合上都具有很好的創意與執行力. 唯一要留意的是字體與間距的調整. 這張海報的"線條"已經很多了, 因此subtitle的色塊若能以"浮突"或"陰影"的效果取代"黑色框線", 看起來會比較不會那麼呆板 (在有創意的排版中加入呆板的元素是很奇怪的). 此外"細明體"一般來說只是"預設字體", 通長予人的感覺是"草稿"以及"缺乏設計感". 若能使用圓體的效果會變得很好. 另外字的行距小了點. 若以powerpoint的排版來說, 可以接受的極限大概是0.9行. 再小就會在視覺上令人在閱讀上不舒適了.

[海報作業評議]空間與色塊的運用

這個海報的排版非常細心, 應該注意到的行距, 邊界, 文字份量(含圖說表說)都做到了, 但是主要的問題是空間的運用還有待改進. 首先是四隻章魚的組圖右邊的圖說上方空了一大塊沒有使用, phylogeny到極區地圖那邊的圖說排列也比較鬆散. 主標題文字在這樣的底色上顯得黯淡.
這是我對上面那張海報的修改建議. 首先是大膽地使用品質好的圖片, 突顯圖片的價值與效應, 讓可愛的章魚從"自助餐上被燙熟的肉塊"轉變成"吸引人的海洋生物". 組圖不需要被原本的角度所限制, 可嘗試各種旋轉角度讓組圖零活一些. 淺藍色的文字方塊顯示這張海報應該增加填補的圖說空間. 如果圖說的文字量少, 那麼我們就應該要思考如何讓圖說含有更多的資訊. 此外我修改了標題的字體為Impact. 這個字體很窄, 因此可以讓字級更大但是又不超出原來的範圍.
這張海報有浪費空間, 以及只做"簡貼", 但沒有構圖的想法.
  1. 首先是海報版面的分欄看起來是一個三欄式的海報, 但是欄間距卻不一致. 上下左右的邊界也不一致
  2. 這條魚有很多的圖片可使用, 但是在這張海報上卻選用了一張很無趣的死魚照, 大大降低這張海報的吸引力
  3. subtitle的白邊使得所有subtitle的醒目性遠高於大標題
  4. 底色使用了漸層色, 但是右上角的表格卻用"花紋填滿", 在質感上缺乏一致與協調感.
  5. 所有的圖只做了剪貼, 但是沒有再製, 也沒有圖說. 感覺上對於"該如何策畫一張海報"還抓不到感覺
這是我對上面那張海報的構圖建議
  1. 首先把海報倒底要分成幾欄? 邊界? 三欄的邊界與間距弄清楚
  2. 原本我想要把海報分成均等的三欄, 但是我發現我受限於最右邊表格的寬度 (我不喜歡那個表格, 佔空間而且有看起來非常干擾任何設計的格線 (請留意大多數的科學期刊都不使用這樣的表格!), 所以三欄就無法變成均等了
  3. 其次我調整中央欄的三個圖的寬度使其看起來整齊一點, 但請注意這三個圖根本沒有圖說, 在原來的設計中中央下方的圖甚至把中央的圖給蓋住大半部, 顯示原來的設計發生嚴重的失誤卻不自知
  4. 我使用另一張圖片讓這張海報可以白底呈現看起來清爽一點
  5. 我改變了title的底色與對齊以降低原本subtitle的顯目度蓋過標題的問題
  6. 這個改善建議其實並沒有完成, 我只把所有的文字方塊邊界標出來, 讓各位看到"對齊後"的結果, 右邊的藍色塊表示"缺乏的元素", 也就是圖說. 如果整張海報的構圖元件(文字, 圖片)還不完整, 那麼就無法開始製作一張海報.
這張海報的文字量, 資訊分類, 與小圖版的組成還可以 (但以這麼鬆散的排版結構圖說的字顯得太小了), 但是最大的問題在於色塊的使用與安排讓畫面看起來鬆散凌亂, 再加上顏色使用完全是一些作用不明的忽深忽淺的藍色塊, 使得畫面沒重點, subtitle的幾個色塊看起來甚至在破壞畫面與轉移對標題的注意力.
這張海報的拼湊感很嚴重, title部份有一張很漂亮的圖片與非常容易運用的均質的底色, 但是整張海報的構圖結構則被以下不當推砌的小圖給破壞了, 如同下面的海報一樣, 這張海報一樣有浪費空間的問題, 此外粉紅色與橙色色塊也突顯了右上角排版的不平衡感.
這張海報最大的問題就是浪費了很多原本應可使用的空間, 導致左下角的圖版組圖以及右上腳的圖說下方出現未利用的空間. 每一張海報的空間都很寶貴, 這不表示說我們要把所有空間塞滿, 而是留了這些空間, 但是並沒有讓這些浪費的空間反應在內容文字的充實或是字體變得大一些, 就是稱為浪費. 另外白色的統計圖擺在藍色的底上其實是非常突兀的 (雖然99%的生醫/分生海報都是這樣做, 可是我個人認為很醜). Subtitle的白字與淺藍色底的對比不夠強, 會削弱那些小標題吸引人注意的程度. Title的排版還不錯, 不過可惜的是右邊的胸腔圖對比與解析度不佳.
這張海報的設計頗有巧思, 打破了傳統上單欄或二欄式"研討會海報"設計的型式, 不過整體來說還有一些改善的空間:
  1. 底色使用了深藍到淺藍的漸層色. 漸層色的使用通常是"防無聊", "防單調", 但是這個漸層色的使用似乎並不是很成功, 在眾多的色塊中加上一個富有變化的底色會顯得多餘
  2. 標題的醒目性不足, 由於標題本身使用了與左邊圖表一樣的色塊, 因此主標題就跳不出來了.
  3. 中央三個色塊的空間沒有被充份地運用: 如果還有那麼多空間可以留在那邊, 為什麼不讓字大一點呢?
  4. 主體圖片"沒有磷的細胞膜'已經具備了所有海報中的色彩元素, 所以所有的文字方塊應該使用與這個圖片重覆的顏色(如粉紅與藍)讓這個圖的醒目性被稀釋並增加協調性? 還是應要另覓其它的顏色讓這個圖片連同主標題被突顯出來?

[海報作業評議]資訊的篩選與鋪陳

這張海報在視覺的設計上的確考量到呈現marcophage的形象, 所使用的圖片與運用圖片的方式也相當不錯, 另外也考慮到擺進中山大學的經過處理的logo (但可以再小一點). 不過這個海報的主要問題是擺進去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圖表多到感覺像租屋廣告或社團海報. 把所有東西都塞進去並不會令人感到俱細彌遺, 而是感到嚇人與窒息. 我對這張海報的建議如下:
  1. 整張海報的用色雖然很協調, 但建議增加暖色系的使用. 因為目前的設計在視覺上沒有亮點, 整張是紫藍色調, 非常憂傷
  2. 應嘗試將文字條列化, 去蕪存菁. 這是一張海報, 有很多細節可以由講者當場講清楚就可以, 並不需要把所有文字丟上去讓大家看不見重點
  3. 精簡文字之後才能篩選應該擺進去的圖表, 有一些圖表只是顯示"有做出來", "有反應", 有些圖表顯示的是"對初步結果的再檢測", 有些則是可在統計支持假說或結果詮釋用的圖表, 倒底要留住那一些圖表取決於這張海報的重點是什麼?

[海報作業評議]底色與圖片的選擇與編輯

這張海報的圖文關係與排版還不錯, 但是看起來古怪的原因在於底色與文字色塊半透明度的搭配使著文字以及右上角的魚的照片的醒目程度不足, 整張海報看起來, 右上半部暗暗的, 但左下半部的高亮度又與那個非常簡單的灰灰的實驗設施示意圖不搭. 這個海報的title文字使用黃色, 呼應了魚的顏色(但顏色調得不像), 但左上角的淺藍色亮度又高於黃色的字, 搶了一整排字的注意力.
這個海報的設計看起來有一點企圖心, 不過感覺上沒有很成功. 背景與主體文字的色塊看起來完全是不同世界的產物. 原因出在底色所使用的顏色偏暗, 然而主體文字色塊卻是非常淺的中間色. 紫色與碇藍色不是常見的組合, 因此中間那個由綠到白的漸層色並沒有發揮"把兩個顏色連起來"的功能, 反而加深了兩個顏色的差異, 而那個漸層色的存在變得很尷尬, 因為沒有發揮功能啊. Results(注意, 一定是複數)只使用一個統計圖表來呈現, 缺乏詮釋的文字, 感覺有點偷懶. 以一張海報來說文字量也少了點, 這樣的文字量只能當作"傳單", 而不是一個科學海報.
粉紅到藍的漸層色本來就是一個非常不常見的配色, 這樣不尋常的配色除非配色技巧高超, 否則會海報的設計來說只有減分與增加困難度, 並沒有加分的功能. 這個底色看起來古怪的原因是, 主體資訊與這樣的背景沒有關聯(例如深海vs黑, 候鳥vs藍), 所以這樣的底色選擇會令人摸不清原因. 此外是這個海報內容所使用的圖都只是一般的統計與實驗證據, 並沒有牽涉使用複雜色彩的必要. 那些圖表雖然已經去背景, 但因為去的不乾淨會有欲蓋彌彰的疑慮. 如果無法去背景去得乾淨, 是不是就應該考慮使用白底進行安全的設計呢?
這張海報的文字量適中, 各段落的排列與份量也還不錯, 字級的選擇尚可(但中文太小, 感覺不像主題而像是插入的註解). 黑色底色本來是可以強調水母在幽暗水域中的形象, 但是這樣的設計被那些白底的圖表所破壞了. 這些白色圖表在視覺上比那隻水母更搶眼, 又因為左右上下都有, 因此更加分散視覺上的注意力. 而右下角的棲地圖相當可惜, 原本是解析度頗佳的大範圍棲地的圖片, 但是被擠在小小的範圍裏, 感覺上浪費了那幾張圖片原本應該有的氣勢與功能. 我的建議有幾點:
  1. subtitle的色塊不要太長, 以免過度切割畫面
  2. 字體還可大一點, 行距小一點, 邊界也可以再窄一點 (2-2.5cm)
  3. 若要遷就那些白色圖表, 就要試著採用白色底來做海報, 但若不想遷就那些圖表, 又想要保留黑底的水母圖, 那麼白色圖表就要想辦法處理為黑底, 或者, 可嘗試大膽地在海報上呈現兩種底色, 不過要克服的困難是如何拿捏黑底與白底部份的面積?

有關最後一次作業(海報部份)的講評

製作這張海報是這學期課程中最後的一個作業, 那麼我希望從這個作業中看見什麼成果呢? 我們這學期的課程從科學意念的圖示化開始進行, 然後就工具, 技巧, 模仿能力與敏銳度進行簡單的練習. 五分鐘的talk所展現的是綜合先前練習的成果. 然而使用簡報軟體進行動態的展現與海報的平面展示之間有極大的差異. 因此在海報這個作者的評比上我會著重於以下幾個項目:
  • 科學品質 - 科學價值與過程是否完整? 各段落的比例是否適當?
  • 概念表達 - 海報的設計是否能夠呈現清晰的設計概念? 或只是把文字與圖貼完?
  • 執行成果 - 想要表達的意念與實際的實踐是否吻合? 或是理念遠高於所能掌握的技巧?

2009年5月24日 星期日

以台北車站指標亂七八糟的新聞為例

這是引用自聯合新聞網5/25日的新聞 (並請見之下的相關新聞). 相信各位經常都在台灣的公共空間裏迷路, 所以這樣的新聞應該可以激起很多的共鳴. 以台北車站來說, 車站內的捷運, 台鐵, 與高鐵三個主要單元間的動線不順暢, 連繫與網絡不明, 指標各做各的, 指向不清, 指標指了半天並非捷徑. 然後這個發言人說是因為"宣導不夠", 表示那個標示的整合計畫做得太爛了. 若每一個車站的使用者都很清楚每一個顏色所代表的意思, 那麼表示那個使用者必須要在大多數的車站空間都活動過了, 才能夠對每一個顏色所代表的意義產生信賴感. 如果一個指標系統做得這麼不直觀, 居然還要宣導, 還要學習, 那就表示這個新的指標系統只是疊床架屋愈改愈爛罷了. 這與科學製圖有什麼關係? 當然是有的. 假設台鐵, 捷運與高鐵是一個科學陳述的三個主要單元 (可能是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與討論. 也可能是三個相關但重點與涵括不一的單元), 那麼您在陳述這些知識流程與網絡時是否會讓聽眾陷入迷宮? 甚至連自己都走不出來? 而您的視覺設計(海報, 投影片, 文字書面報告中的文字與符碼使用), 是否合適, 是否增進讀者或聽眾的認知? 或只是讓聽眾與讀者感到不耐與不知所措呢?

2009年5月20日 星期三

最後一次作業的評語及建議

老師剛剛才回台灣, 最後一次作業的評語與建議會在這兩天貼在blog上請各位同學參考

2009年5月10日 星期日

富士鷹的裝可愛生物繪本素材

需要裝可愛圖片時可參考其素材區

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Eden Art by Tamara L. Clark

一個生物插畫家的網頁, 她的繪圖也被生命科學大百科EOL所使用

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6/11晚上記得要做教學意見調查

請在6:30準時到場喔, 謝謝

2009年5月1日 星期五

[新書]基本色, 協調色, 多樣色配色設計典

有三本新書, 提供給各位同學參考

基本色配色設計典

作者:ArtTone視
出版社:博碩
出版日:2009/02/02
ISBN:9789862011911

協調色配色設計典
作者:ArtTone視
出版社:博碩
出版日:2009/02/13
ISBN:9789862011898

多樣色配色設計典
作者:ArtTone視
出版社:博碩
出版日:2009/02/18
ISBN:9789862011904

2009年4月27日 星期一

[新書]我的自然調色盤

內容簡介與試閱, 另外還有一本"林麗琪的秘密花園"

海報製作與排版的提點

  • 內容與五分鐘的flash talk相同 (應該是說議題相同, 但包含的細節可以不同)
  • 以全開大小製作 (80 x 110 cm)
  • 留意內容與段落的安排, 重點的突顯, 因應海報面積的限制對文字進行編排與重整, 圖隨文走的原則, 上下左右色塊與色系的平衡等等

五分鐘flash talk的準備要領

  • 並非要各位報告一整篇文章, 只是利用5分鐘說清楚一個主題的來龍去脈
  • 請省卻不必要的敬稱問候自謙語(什麼我有什麼不好的地方請多包涵....這學期學了很多謝謝老師....點點點)
  • 內容的科學結構完整是最重要的
  • 請留意每一個議題的來龍去脈, 角色, 因果, 次序, 優先, 位階所形成的脈絡, 並在你的投影片設計中看到這些用心
  • 請留意符號, 顏色與動畫效果的使用是否與主題配合

Szabolcs Kókay的野生動物繪畫

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

5分鐘flash talk與poster design已被預約之討論時間

一人(組)至多1小時
4/28 (Tue) 15:00 (二人) 19:00 (三人)
4/29 (Wed) 14:00 (二人); 16:00 (一人); 21:00 (一人)

一定不可以的時間
4/27 (Mon) 12:00-13:00 18:00-19:00 (午晚餐時間)
4/28 (Tue) 12:00-14:00 18:00-19:00 (開會, 午晚餐時間)
4/29 (Wed) 08:00-13:00 18:00-21:00 (上課, 午晚餐時間)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先前上課使用之投影片下載

下載時間只有七天喔
檔案一(約75MB)
檔案二(約12MB)

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第二次作業: 色感敏銳度與構圖模擬

本次的作業內容是: 以powerpoint模擬一個網頁 (以一個螢幕頁面為一個畫面), 請仔細地模擬該畫面的配色, 字體, 使用的符碼與圖案, 並分析與模擬該網頁的動畫效果情節(若有). 模擬網頁不拘. 圖片請自行選擇, 不可直接使用模擬頁面的圖片. 請於4/2日晚間12:00前交出. 檔名格式一律為Sci-Illust-2-姓名. 可使用Office2007版本, 但請於繳交時註明. 並請在繳交作業的e-mail中附上您所模擬的網址.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第一次作業修改版之繳交

繳交修改過作業須知如下:
  1. 繳交時間: 請於3/18晚間12點前寄至老師的信箱
  2. 檔案格式為ppt檔 (Office 2003之前版本)
  3. 檔案名稱格式為: Sci-1-姓名
  4. E-mail之標題格式為: 第一次作業修改版(姓名)
  5. 來信請保持必要的禮節, 並請勿忘記附加檔案

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第一次作業同學發問

關於這次的作業,有幾點想請教老師:
  • 所謂的視覺化科學的結構,是否不該用(太多?)彩色照片來分散聽眾對科學主題本身的注意,或是加入一些照片是可以被允許的呢?畢竟自己所討論的生物或主題不見得大家一看到名字就能想像得到,但是基本上你拿紙筆跟人討論的時候,又不太會用到照片。
其實顏色的多少和focus是否被分散沒有絕對的關係. 那些顏色在什麼背景上? 文字量有多少? 講者的口吻或表達方式是否本身就已經夠分散聽眾注意力? 都可能是原因. Visualization的目的是協助你的audience瞭解你要講什麼, 因此儘可能把自己知道的能夠掌握的符碼(symbol), 配色(colouration)來表達你對這個知識架構的理解是這個課的目的
  • 其次,在討論這篇文章的前言時,假設這篇文章給予的故事線已經完整了,是否只要針對文章本身的資訊做架構,或者還需要討論他所引用的其他文章呢?例如作者提到某個學說時,是只要陳述出這個概念,或者還要針對這個學說的背景作介紹(這樣好像又太多了....)。
如這個作業一開始的說明, 假設這篇文章是你的論文, 你就當作你拿一張紙與筆, 打算跟老師討論你知道什麼? 對什麼有興趣? 希望做什麼? 實際上能做什麼? 你的策略是什麼? 你若只能拿一隻筆在紙上一直亂畫, 但是講完以後, 光看著那張紙, 卻又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麼, 表示你對於一件事的起, 承, 轉, 合, 邏輯上的順序, 一致, 衝突, 比較, 歸納, 評估, 相互間的連結, 何者是因, 何者是果? 何者是主體? 何者是客體? 思考得不夠週延, 而視覺化這些概念的第一步就是要把這些事情想清楚.
  • 最後,說到用圖示來表達研究構想,是應該要盡量減少用字嗎?或者是只要用類似流程圖的方式來陳述就好?其實知道老師也許是希望我們自由發揮,不過圖像化科學概念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方向(雖然完全沒有靈感而且手足無措)。
自由發揮
  • 這樣的作業雖然有不知道能看到什麼的驚喜,不過會不會常常是大失所望的結果居多呀?
這個課的目的是要發現同學的問題, 發掘同學的特質與潛能, 而不是一開始就要同學辦個展, 所以請勿擔心, 人生總有很多大失所望的事

圖片連結: codinghorror.com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達爾文, 博物學與視覺藝術

這是由英國劍橋大學為了慶祝達爾文200歲生日所舉行的特展, 活動網址於此.

Science-Art.com

許多科學繪圖藝術家都會將自己的作品集結上網以吸引有需求的顧客, 這是其中一個值得參考的網頁.

2009年3月2日 星期一

第一次作業

第一次的作業主題為 - 規畫一個科學意念的結構並試著視覺化其構想. 請選用一篇文章的前言(也可是自己的論文, 或曾經使用作為書報討論的主題), 根據這個前言對於整個研究的來龍去脈, 假說, 動機, 發展等等, 繪製這個研究構想的架構. 尤其是要展現該研究的核心知識, 週邊知識背景, 研究課題, 與其它研究群的關係等等. 請試著釐清那一些項目具有連續性(連貫性), 那些議題是獨立的, 那些議題間具重疊或涵括性, 那些是主軸又有那些是枝節補述. 請試著用你能想到的符號與簡圖來呈現這個研究背景的思維. 請使用powerpoint製作, 上課時將抽出5名同學上台解說. 有問題與困難請記得與老師討論. (矮牙, 反正就是, 假設這是你/妳的proposal, 你/妳要找老師或別人討論時應該會拿一張紙畫來畫去, 那麼請問你/妳要如何畫出有意義的圖示來表達你的研究構想呢?)

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

Digital Botanical Illustration

Digital Botanical Illustration
當傳統手繪植物圖鑑遇上高科技繪圖技巧時會變成怎樣? Niki Simpson 原是一個植物水彩畫家,2003年他開始將這些植物圖鑑數位化,利用生態照片及電腦軟體將植物的外部及內部特徵極精緻且準確地描繪出來,並於圖中標明此種植物的分類地位、生活型、開花月份等資訊。Niki的新作品在2005年於維也納初次發表,2007年於柏林展出,相關介紹可見

2009年2月21日 星期六

Hybridmedicalanimation的醫學動畫

Hybridmedicalanimation.com是一家專業的醫學生物動畫與插畫公司, 各位可由其網頁觀賞其產品的demo, 並試著由欣賞這些科學藝術作品分析您所知道的生物機制是如何被分解為數個元素, 情節, 角色, 場景(如血管壁), 最後結合成完整的角本後再實踐成為平面或動畫展品. 另外可參考此blog的介紹.

2009年2月18日 星期三

本學期的課程安排

由於本課程目前是一學分課程, 以一學期18週計, 我們預計每週上三堂課, 也就是總共是6次上課, 課程就結束. 但是期末時可能要請同學回來填教學評量問卷. 上課時程與內容預定如下:
  • 02/19: 科學繪圖的歷史, 用途以及科學意念的圖示化 (一堂課)
  • 02/26: 科學意念表達的架構 - 流程的建立 (三堂課)
  • 03/12: 圖像符碼的運用 (二堂課)
  • 03/26: 配色的建議 (三堂課)
  • 04/09: 技法的介紹 (三堂課)
  • 04/23: 各種場合與媒體的運用與差異 (三堂課)
  • 04/30: 期末報告與展演 (三堂課)

膽大心細,先要察「顏」觀「色」

Sciscape新聞報導 [Feb 13, 2009]

生物:膽大心細,先要察「顏」觀「色」

編輯 thinhug 報導

不同顏色對認知表現影響面向不同:紅色似乎讓人的行為變得更加謹慎小心,而藍色會在解決日常生活問題時激發更多創造力。

紅色標誌代表了警戒和潛在危機,藍色海洋展現開闊與包容;紅色表徵了浪漫與熱情,而藍色讓人保持冷靜卻隱含憂鬱。雖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並沒有意識到顏色和這些意義的高度聯結,但是餐桌鋪上紅色餐巾確實促進了我們的食慾、仰望藍色天空也會讓人思緒突然自由翱翔。

發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ce 雜誌,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 科學家進行一連串的心理學實驗來探討兩種對比色 -- 紅色和藍色,究竟如何影響人類認知表現。實驗找來兩百零八位大學生,先要求他們在兩分鐘內記住呈現在電腦螢幕上的三十六個詞彙,過了二十分鐘再請他們回 憶;結果發現當電腦螢幕呈現紅色時,這些詞彙被回憶出來的數目和正確率顯著高於藍色螢幕。這些大學生接著試著對一個物品(例如:磚頭)在有限時間內盡可能 想出各種用途時,比起紅色螢幕,藍色能幫助大學生激發出更多有創意的點子。此外,當請這些大學生進行文字校對工作,紅色的背景顏色也有助於他們挑出錯誤的 速度,以及提高校對的正確性。

為了觀察不同顏色對於日常生活選擇的影響力,實驗者另外找來六十九位大學生,先在電腦螢幕上對日常用品(例如:牙膏)的某段廣告敘述評定 他們對這項產品的喜好程度,當產品的廣告敘述傾向使用「避免」(avoidance)的手法(例如:降低蛀牙風險),紅色的螢幕背景會增加人們對這項產品 的喜好;反之,當產品的廣告敘述傾向使用「鼓勵」(approach)的手法(例如:增進牙齒潔白),藍色的螢幕背景則有助於提高對這項產品的好感。有趣 的是,這些人接著被詢問對於某項高價產品(例如:相機)的購買傾向,當產品訴求商品的多元功能(比如:背著去旅行),平面廣告的背景設定為藍色會增進人們 的購買興致;而當產品訴求商品的特殊裝備(比如:廣角鏡頭)時,背景設定為紅色則大大提高了人們的購買慾望。

心理學家認為顏色對我們的影響其實來自於經驗和學習。由於紅色經常被用來代表危險和錯誤,所以人們會特別提高警覺來避免犯錯;而普遍代表開放與和平的藍色,則會讓人們有積極進取的冒險傾向,也因此帶來更多創意。

這項研究結果除了提供講求細心謹慎的會計師事務所、以及廣告公司創意部門決定室內裝潢顏色基調的科學參考,也帶來更多的可能性讓教師們思考 如何利用顏色的特性來設計學習教材、飲料公司如何包裝產品來刺激買氣,或者,在情人節即將到來的前夕,想想該選擇哪一種顏色來包裝禮物。

原始論文
Mehta, R., Zhu, R.J. (2009) Blue or Red?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Color on Cognitive Task Performances. Science.

參考來源:

本文版權聲明與轉載授權資訊:

2009年2月12日 星期四

[參考書籍] Scientific Illustration: A Guide to Biological, Zoological, and Medical Rendering Techniques, Design, Printing, and Display


Google線上預覽

[參考書籍] Illustration: A Theoretical & Contextual Perspective (Advanced Level)

內容簡介
Used to be that illustrators were told how and what to draw, and they drew it, and that was that. Today, however, illustrators are the authority; they are the originators of the ideas and the images that convey those ideas, both in fiction and in nonfiction. They need to be educated, socially and culturally aware communicators, with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and insight. Illustration shows emerging and exploring illustrators how to approach a new project, the theoretical and intellectual processes involved, the value of research, and how to create a unique visual language. Definitions and philosophies of illustration are also featured, along with an historical overview. Straightforward yet inspiring, this book is a must-have for illustrators everywhere.

作者
Alan Male has thirty years of experience as a professional illustrator. An authority 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research and communication, an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cessing, he lives in Cornwall, England.

2009年2月8日 星期日

[參考書籍] Preparing Scientific Illustrations: A Guide to Better Posters, Presentations, and Publications

內容簡介
Every graduate student, postdoc and scientist knows that images and illustrations can make or break their lecture, poster presentation, and journal or book article. Graphics software and laser printers have placed professional-quality graphics within the reach of everyone. But in the end, whether your audience sees clear, understandable images or a 300 dpi mess depends on whether you've followed the principles presented by Mary Helen Briscoe in this book. Learn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different forms of visual presentations. Understand when to use a figure, and how much information can be represented in one. See examples of bad, good, and better graphs and tables. Focus on your audience, to learn that a figure prepared for an article may not be ideal for a slide or an overhead. The author also presents information on presenting DNA sequences, protein structures, and other molecular graphics.
線上預覽

[參考書籍] The Guild Handbook of Scientific Illustration, Second Edition

內容簡介
Sponsored by the Guild of Natural Science Illustrators and written by top illustrators, scientists, and industry experts, The Guild Handbook of Scientific Illustration, Second Edi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reference guide for anyone who produces, assigns, or simply appreciates scientific illustration.
Offering broad coverage and more than 620 outstanding illustrations, this new edition offers up-to-date coverage on all aspects of this specialized field, from illustrating molecules and 3D modeling to important material and advice on copyright and contractual concerns, as well as establishing a freelance business.
With step-by-step instructions, in-depth coverage of illustrative techniques and related tools, and helpful advice on the day-to-day business of scientific illustrating, it is easy to see why scientific illustrators refer to this book as their "bible."
預覽此書

[參考書籍] カラーテイスト配色ブック (用色彩表現感覺的配色組合)

編輯的話

五感與色彩的交響曲

白色代表純潔、紅色代表熱情、紫色則有著一股獨特的神秘感……就像這些色彩本身所具備的印象,色彩搭配也能替你傳達出心中的感受。回憶的畫面、潛意識裡的想法、以及當下的心境等,透過色調的深淺選擇與色系的組合,能夠同時讓你的視覺、觸覺、嗅覺、味覺、以及聽覺都相互產生影響。以視覺為基礎,色彩所呈現的質感聯想到觸覺、色彩所呈現出來的畫面帶動嗅覺味覺與聽覺的啟發;也就是說,即使整張圖畫只利用大略的線條作分割,利用色彩的搭配也能讓人明確的感覺到這是一幅森林圖畫。

因此除了能利用色彩搭配讓自己原本的設計更有存在感,或是強調出主題性之外,讓色彩在心中產生共鳴,或許也是一種不錯的情感表達方式。人在內心的發展上,以思考機能為優先的人首先發達的是感覺與直覺。而思考、感覺、與直覺再進一步發展為感情。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在感情完全發展成熟之前便已經一命嗚呼了。因此透過色彩的搭配表達心情,能夠同時訓練直覺、思考、感覺、以及感情的成熟發展,在想像的世界之中找尋潛意識中的另一個自己。